top of page

Recent news

PRIZE!!
MUSE Design Awards│Aurora Glowing Dancing Orchid
極光蘭花徹底改變了蘭花傳統。

雖然最早的貴族觀賞蘭花已於 16 世紀中葉引入,但極光蘭花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壯觀的蘭花之一。

今天推出了這一開創性概念的簡化和現代版本。其獨創性在於其對極光發光舞動蘭花花瓣的表現,在蘭花中展現出栩栩如生的極光展示。 這種富有創意、有趣且技術性的發光花瓣為蘭花的夜間觀賞增添了色彩。其獨特之處在於其描繪簡潔而華麗,只有其典型特徵和傳統元素。 結果是一幅強烈而複雜的圖像,其發光週期夜復一夜地重複。為了實現這項技術壯舉,需要一種非基因改造生物技術且極輕的奈米高熵材料。因此,極光發光舞蘭花的花瓣完全由生物安全材料製成(EN71-3:2019),其是從生物自身的機製(植物所發 出的光)獲取能量。

這種生物安全材料經過生物技術處理,採用奈米表面生態處理,可以操縱並與花萼和花瓣結合,創造出新的充滿活力的介質。就像被困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一樣,發光植物生物技術將極光發光色彩注入蘭花的葉脈中。 像煉金術士一樣,奈米高熵材料結合生物技術,為蘭花增添了夜間極光般的外觀,並嘗試用非結構化的圖騰來結構性地呈現夜空中的極光。極光蘭花質疑植物的意義,創造出一種新的發光蘭花,將傳統蘭花與夜空中層層極光的色彩和紋理完美融合。

極光蘭花將傳統高貴蘭花最精緻的元素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復活了生物技術中長期被遺忘或遺忘的園藝技術。在極光蘭花中,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可以看到常見的藍綠色到紅色的極光。在晴朗的夜空中目睹北極光在蘭花上綻放是一生一次的浪漫體驗。
MUSE Design Awards
Monks Forest Project to a Zero Carbon Emission Exhibition
20240315-01.png
國立成功大學 Monks Forest 計畫為原住民社區提供無償利用發光植物生物技術應對全球暖化的機會,並在種子錦紫蘇溫室中與日本笠間測繪建立零碳排放展。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的《溫室氣體公報》二氧化碳突破 400 ppm。阿凡達潘朵拉科技研發成果「發光植物」無需改造或植入植物基因,符合歐盟法規,讓植物在夜間發光。一片發光的植物葉子平均每天可以增加 80 毫克的固碳量。零碳排放領域的研究是世界上兼具科學技術和藝術設計的農業新技術之一。

展覽化身發光植物森林,讓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進行藝術療癒。 植物在黑夜裡閃閃發光。發光植物可以創造夜間觀賞植物的新體驗,同時還可以捕獲和中和碳。本次展覽打造了一片發光森林,打造了約 1200 株大大小小的發光植物,減碳量為三天活動的排放總量。整個活動的淨碳排放量為 0。

日本笠間為世界其他地區打造了一個模範城市。這次日本笠間市新農業創造教育分享交流,從傳統的糧食生產為主軸,發展到兼顧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農業」。發光植物與創作光雕展結合,串聯起來,形成光雕展。

我們的方法涉及將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科學相結合以促進創新。 此外,我們建立了一種新穎形式的共同管理系統或不斷發展的框架,通常被稱為“公地”,同時尊重傳統的公共土地保有權。 透過實地活動維護和重建社會生態生產景觀,以更永續的方式使用和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
NEWS!!
成大教授蘇彥勳帶學生農村做科研 爭取列入聯合國大學組織里山倡議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系蘇彥勳教授率團隊研發出發光植物生物科技,去年榮獲「國科會未來科技獎」,獲得三年計畫補助進行研發鞏固,並與鹽水區公所合作,選定於竹埔設置地方創生基地,施行「以發光植物生物科技結合臺南識別經濟植物實現里山倡議 永續共創新農業」計畫,將大專院校資源引入傳統農村做科研,提升觀花植物經濟效益,為農村引入新經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同時也將爭取登入聯合國大學組織里山倡議,讓更多人知道臺灣農業科研實力。

發光植物創生基地座落於竹埔國小旁田間,來自菲律賓、印尼及臺灣等各校各國大學生參觀各種發光植物,心裡滿是驚嘆,並跟著蘇彥勳埋首研究手中的各種植物,專心進行臺南識別植物辨別,包括火鶴、波斯菊、洋桔梗等可施作技術的植物,希望讓觀花植物效益能更提升,同時也到周邊書屋以發光植物做地景,讓在地學童能體驗自然科學與農業科學奧妙。

蘇彥勳表示,發光植物生物科技技術曾獲得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肯定為前瞻技術,認為深具發展可行性,極其希望能持續將這項技術高值化,6月申請水保署大專院校農村實踐計畫,7月並獲得臺灣永續行動獎,全國有321件參選,僅5件特優,加上獲得國科會未來科技獎計畫補助,今年經前臺南市政府參事顏振標牽線,與鹽水區農會總幹事邱子軒及鹽水區長陳文琪會談碳匯事宜後,決定與鹽水區公所合作,選定於竹埔田間設置發光植物地方創生基地。

蘇彥勳說,竹埔創生基地設立後,公開向全國大專院校徵求人才,共計有35位學生參與此項計畫,其中多為成功大學在學生,他將在大學實驗室內做的科研搬到農村,邀各國學生在此共作共創,進行發光植物衍生的碳捕捉、碳權、碳匯等研究,希望搭上碳匯潮流,以新科技為農村拼出一條新經濟。

南市新農業生技生產合作社主席顏振標博士指出,竹埔社區周邊有許多傳統農村,動植物保育佳,兼具生物多樣性,加上發光植物能衍生出碳權等創新科技,環境與條件均符合聯合國里山倡議標準,蘇彥勳並將大學資源引入傳統農村,帶著學生深入田間研究,除希望以農業生技為農民開創更多元收入,並計畫申請登入聯合國大學組織里山倡議,希望讓國際知道臺灣的農業科研實力。
NEWS!!
GEMC Lab 蘇彥勳教授研究發光植物
獲得「2023台灣永續行動獎榜單」特優獎
【臺北訊】鼓勵各行各業積極以行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舉辦202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歷經嚴謹審查程序,共有279件方案獲獎,將於7月21日「2023亞太永續博覽會」上盛大頒獎。

據獎項執委會統計,本屆共有185家單位報名參賽,總參賽件數321件,最終評選出5件特優、95件金獎、96件銀獎與83件銅獎方案。本次評選工作非常感謝100位由專家、學者及社會賢達所組成的評審團參與評選,評選過程嚴謹客觀、公正;整體而言企業在永續績效及單面向的卓越案例表現較往年大幅精進,深獲評選專家學者讚許,也期盼在各界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為當代及後代子孫創造更美好的永續家園。

台灣永續行動獎總召集人、簡又新大使表示,聯合國2015年通過《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並提出17項永續發展核心目標(SDGs),今年正好是中間年,聯合國會員國都要提出執行報告。我國雖然整體推動永續發展的起步較晚,但透過TSAA遴選,很高興看到許多企業、學校、醫院、NGO和政府單位都已經積極提出許多具體行動方案,並且累積豐碩的成果。期待藉由獎項和博覽會,讓國際看到我國政府和民間的用心,並創造更強大的正向影響力。
2023TSAA.jpg
NEWS!!
本實驗室蘇彥勳教授研究發光植物

致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發光植物「白色戀人」鹿角蕨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蘇彥勳教授、成大資源系涂勝龍博士與顏振標博士長年投入研發植物夜間發光技術,日前在農委會輔導下,成功將發光技術應用在洋桔梗與觀葉植物鹿角蕨兩種植物,研究團隊期待未來農委會協助推展發光植物產銷管道與商機,期能投入地方創生,為偏鄉創造工作機會。
11801.jpg
蘇彥勳教授表示,目前的發光洋桔梗採用噴灑的方式,能克服洋桔梗表面皺褶多的限制,也能設計多色發光;而洋桔梗本身花色豐富,花型類似玫瑰,另可稱為「無刺的玫瑰」,在夜裡,發光洋桔梗可帶給人不同身心靈感受,洋桔梗花語為「不變的愛」,未來可望作為植物藝術療癒與情人送禮的絕佳選項。
11802.jpg
成大指出,發光植物研究成果曾榮獲國科會2022未來科技獎與2022年美國MUSE Design Award謬思設計大獎的「光學設計/農業光學」金獎、「產品設計/永續環境」金獎及「產品設計/未來科技」白金獎等多項肯定,研究團隊希望未來發光植物產銷商機能投入地方創生,為偏鄉創造工作機會,也期能與公益團體合作,讓經濟效益回饋社會。
NEWS!!
本實驗室蘇彥勳教授研究發光植物 接受TTV台視新聞獨家專訪
【發現科學】減碳精靈 阿凡達植物夢幻發光好療癒
2022.12.24【發現科學】探索科學新知、體驗生活科學,今天的發現科學專題,要帶您來看電影阿凡達裡面,植物會發光超夢幻,而國內團隊也研發出發光植物,能在黑暗中自行發出像是白色、綠色、甚至充滿耶誕氛圍的紅光,而且發光植物不只療癒美觀,還能達到環保減碳,被稱為減碳精靈,帶您來看看團隊是如何讓植物發光。
專訪 (2).png
專訪 (1).png
NEWS!!
本實驗室蘇彥勳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研究發光植物獲得美國紐約三大獎

本次獲獎研究團隊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蘇彥勳教授、陳貞夙教授、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吳季珍、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中心研究員關肇正執行國科會「智慧仿生材料與數位設計平臺」專案研發仿生科技,並結合成大顏振標博士、涂勝龍博士「植物葉脈吸收技術」與中正大學教授賴臆升、成大材料系丁志明教授高熵氧化物半導體施作多元呈色,石墨烯原料大廠潤優企業與臺灣多家在地廠商團體支持協作,讓植物發光;成大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馬薇茜結合發光植物科技媒材展演劇場實務與進行藝術療癒及創作,創造不同視覺感官體驗,並與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王淑美教授結合第六產業「以農利國」,讓農業植物與藝術間拾回柔軟心,建立關係、感受自然與文創,富饒於現代生活。

182403-001.jpg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蘇彥勳教授表示,本次研發「發光植物進行二氧化碳固化技術」產品與成大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馬薇茜合作,透過植栽、園藝進行與有關的戲劇展演與藝術創作等活動,不僅改善人的身、心、靈狀態,以環境道德農業、媒材結合藝術創作,進行學校與地方藝文創生,符合聯合國推動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中環境、經濟與社會等面向,由科技走向環境,拓展教育現場中生命教育與價值。

 

NCKU.jpg

美國紐約 Muse design award 號稱設計界的奧斯卡獎,國內曾獲獎作品有臺北101大樓、高雄愛河燈光設計;跨領域結合並在國際與藝文、產學界鏈結與發光「藝閃發光植物」,分別榮獲的獎項有:「光學設計/農業光學」金獎「產品設計/永續環境」金獎「產品設計/未來科技」白金獎;透過成功大學跨領域團隊「藝閃發光植物」作品,讓大家看見臺灣、感受臺灣對於聯合國推動項永續發展目標相關議題重視,相信植栽、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身心靈,與環境更具有多層次永續、健康、快樂意涵實踐方式。

 

404492890.jpg
2014全國住商與運輸節能創意實作競賽榮獲銅牌獎

Rakiracoco Oct 2014

 

Congratulations to 化材資學群創意實作課程林璟辰、連俊程、李建廷同學"可撓性太陽能錶帶"參加2014全國住商與運輸節能創意實作競賽榮獲銅牌獎.

http://www.mse.ncku.edu.tw/news/news.php?Sn=1614

林璟辰、連俊程、李建廷同學試圖以三明治電路結構,將太陽光電產能元件結合儲能材料,組成可撓性太陽能錶帶,與我們日常生活切身相關的行動電源裝置結合成節能行動電網。

 

此項作品備受評審群肯定,榮獲2014全國住商與運輸節能創意實作競賽銅牌獎。

Plasmonic solar cells: increasing efficiency

Rakiracoco March 2012

 

The efficiency of a plasmon-sensitized solar cell can be improved by depositing gold nanoparticles on the cell’s surface. Achieving a high energy-conversion efficiency—the percentage of incident solar energy convert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is the primary goal for any solar cell technology. Yen-Hsun Su and colleagues at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in Hualien have now demonstrated that depositing multiple layers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a plasmon-sensitized solar cell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light scattered across its surface, boosting the amount of light absorbed and thus improving its efficiency. Once optimized, such gold-covered plasmonic solar cel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place the more popula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http://www.nature.com/lsa/journal/v1/n6/full/lsa201214a.html

 

Nanoantenna-like Properties of Sea-urchin Shaped ZnO

Rakiracoco Sept. 2012

 

Yen-Hsun Su and Wei-Yu Che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01, 133101 (2012). (Cover image)

Issue: http://apl.aip.org/resource/1/applab/v101/i13

Article: http://apl.aip.org/resource/1/applab/v101/i13/p133101_s1

Cutting Edge Chemistry in 2010:  Bio-LED

Rakiracoco Jan. 2011

 

Bio-LED is a golden idea. Chemistry Worild reports " And from using light in leaves, to making it. Taiwanese researchers diffused gold nanoparticles into plants to make chlorophyll to produce a red emission (CW December, p20). The idea is that these 'bio-LED' leaves could be used like street lights." 

With the help of an expert panel of journal editors, Chemistry World reviews the ground breaking research and important trends in the year's chemical science papers. 

Chemistry World reported” And from using light in leaves, to making it. Taiwanese researchers diffused gold nanoparticles into plants to make chlorophyll to produce a red emission. The idea is that these 'bio-LED' leaves could be used like street lights.”, which caused the biggest buzz in chemistry labs around the world in 2010. Most of papers selected in the Cutting edge chemistry in 2010 are from Nature and Science.

Influence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n the emission intermittency of photoluminescence from gold nano-sea-urchins

Y. H. Su, S.-L. Tu, S.-W. Tseng, Y.-C. Chang, S.-H. Chang and W.-M. Zhang, Nanoscale, 2010, 2, 2639-2646

Link:   http://www.rsc.org/chemistryworld/News/2010/December/21121001.asp

82608804_734189003773584_752480704646663
bottom of page